深入社区共谋常态化疫情防控

高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一项涉及面广、关乎千家万户的全方位工作。去年11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为本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增添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将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作为市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倾听民意的一项重要内容。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会同常委会代表工委制作了简便、易操作的电子问卷,截至6月18日,共计收到有效电子问卷15836份,收集到有关公共卫生的意见建议200多条。

经对收集到的所有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总体上市民对本市公共卫生管理现状表示满意。但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培养、信息化互联互通以及宣传普及等方面也暴露出短板和不足,市人大代表在联系社区、调研走访过程中,收集到人民群众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焦点一: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亟需“加速度”

徐家汇街道反映,疫情防控工作暴露出部分应急体系运转不够畅通、具体工作落实相对较慢,建议要完善多部门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紧密结合、连续服务、有效衔接的工作模式。黄浦区卫健委提出,条例没有明确建设区级应急指挥中心的主体和具体要求,实践中指挥体系建设的主体为区级卫生健康部门,但其协调其他部门的能力较弱。

焦点二: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留不住”

徐家汇街道、奉城街道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短缺,建议教育、卫生部门联合制定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实施规划,提高人才待遇,提供优秀人才发展的平台,加强人才梯队化培养和优秀公卫人才评选、外出培训交流。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6年内未招到过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建议医学院校能培养一批大专以上学历、社区能留得下来的公共卫生医生,充实到社区防疫第一线;建议给予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贴,根据防疫响应级别和工作量核增(核减)防疫工作绩效。崇明区人大建议在定向培养、定向招录时,对郊区有政策倾斜;在核定公共卫生人员编制时进行综合考虑;加强市区两级公共卫生人员的互换交流,搭建基层中青年医生赴市级医院进修的平台。

焦点三:疫情防控需要“更智慧”

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映,针对居家隔离的健康医学观察人员,医护人员要每户每天两次上门测量体温,共14天,仅防护服一天一户就要消耗2件,建议相关部门牵头专业厂家,定制生产健康监测手环,对被隔离人员进行生命体征的24小时监测,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防疫成本。南京东路街道表示,街道往往会遇到各个条线部门要数据,重复劳动、增加工作量,希望进一步整合数据,互联互通。许谋赛代表、田林街道、祝桥镇反映,要打破各部门信息壁垒,人员信息数据共享,使基层的统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焦点四:市民的公共卫生健康素养需“再提升”

罗店镇、友谊街道、月浦镇提出,不少群众对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建议市级主流媒体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提升市民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新华路街道建议明确强制接种疫苗人群范围,如餐饮、快递、超市工作人员、房产中介等。多个街镇均反映不文明饲养宠物现象普遍且较严重,建议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和执法。

此外,有不少代表及基层部门、单位反映条例的普及度不够,建议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与普通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南京东路街道建议增加外文版的条例,方便管理外国人。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防疫街道 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分析中国民商(2021年5期)2021-05-29热闹的街道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21年1期)2021-01-16我是防疫好儿童学苑创造·A版(2020年5期)2020-07-04立足问题 寻求措施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15期)2020-05-25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伙伴(2020年4期)2020-05-11“防疫指南”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0年3期)2020-03-20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伙伴(2018年2期)2018-05-14风居住的街道琴童(2016年7期)2016-05-14街道等小猕猴学习画刊(2015年4期)2015-05-05世界上最美的街道读者(2015年9期)2015-05-04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