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松 欧阳芳群 曾江辉 李方俊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峡口村户籍人口有609户1 516人,是秭归县47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183户463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驻村工作队和地方政府找准致贫原因,精准施策贫困群众住有所居174戶、患者病有所医1 384人次,困难学生学有所教474人次,特殊群体弱有所扶16户17名,安全饮水建池111口,公路组组通36.1 km,电网线改造10 km。电视普及率和手机普及率100%。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共投入资金近4 000万元。380 hm2茶产业发展稳定强劲。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议接续峡口村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投入财政资金用于扶贫,为贫困人口脱贫后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鄂西山区;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显著成效;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4-025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4.062
Explor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xi Mountain—Taking the Five-year Practice of Xiakou Village, Jiuwanxi Town, Zigui County as an Example
QI Song1,3, OUYANG Fang-qun2, ZENG Jiang-hui1 et al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jiang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2.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Beijing 100093;3. Three Gorges Botanical Garden, Yichang, Hubei 443111)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has made it a top priority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ith a registered population of 609 households and 1 516 people, Xiakou is one of the 47 key poverty-stricken villages in Zigui County. By the end of 2020, all 183 households and 463 rural residents living in poverty under the current poverty line had been lifted out of poverty. The village-based team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dentified the causes of poverty and implemented precision tactics, including 174 housing units for the poor, 1 384 hospital visits for patients, 474 school visits for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17 support for 16 families for special groups, 111 safe drinking water pools, 36.1 km highways, 10 km power grid line transformation. TV penetration rate and mobile phone penetration rate reached 100%. The annual collective income of the village will be increased by nearly 100 000 yuan,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nearly 40 million yuan. 380 hm2 tea industry develops stably and strongly. I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of 2021,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ill be fully implemented to promote st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income of farmers. W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stricken areas, do a good job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rov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s, continue to 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poverty-alleviation, and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proposed that Xiakou Village should continue its effor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ducation, medical care, housing and employment, and invest financial fund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o provide a solid policy guarantee for the poverty-stricken population after they are lifted out of poverty.
Key words E’xi Mountain;Village-based task force;Poverty alleviation;Remarkable achievements;Rural revitalization
作者簡介 祁松(1992—),男,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通信作者,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驻村扶贫工作。
鸣 谢 宜昌市直驻峡口村扶贫工作队关章华、曾顾明,宜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李俊昌的悉心指导与支持。
收稿日期 2021-03-08;修回日期 2021-04-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将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持续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成就。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1]。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2015年8月,由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史志研究中心、市三峡植物园组建扶贫工作队,入驻秭归县峡口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2],经过5年努力,峡口村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截至2020年底,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现行标准下183户463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12 860元,比2015年人均年收入同比提高343.5%。笔者以峡口村5年脱贫攻坚实践探索为例,总结鄂西山区贫困村脱贫攻坚路径与思路,为建立脱贫帮困长效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1 峡口村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1.1 自然概况
峡口村位于秭归县东北部,九畹溪镇西南部。地理坐标为110°45′36″E,30°48′45″N,平均海拔750 m,村国土面积16.04 km2,耕地面积146.9 hm2,林地720.2 hm2,森林覆盖率80%,属于典型的半高山村。峡口村境内常年平均气温20 ℃,年平均降雨量为1 100 mm左右,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3],土壤肥沃[4],适宜茶叶等作物生长[5],该村的地方茶叶品牌“九畹丝绵茶”历史悠久,颇具名气[6]。
1.2 主要致贫原因
峡口村地处鄂西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致使农产品商品率低,人民群众依靠土地资源致富难度大,外出务工是农民群众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经综合分析,致贫原因主要如下:
1.2.1 本地能人大量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匮乏。全村现有693人常年在外,青壮年劳动力和优秀人才几乎全部进城,在村的主要是儿童、老人、残疾、智障、精神病等弱势人群。正常劳动力屈指可数,致使农田管理粗放甚至抛荒、杂草丛生,大部分土地利用不足,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1.2.2 交通瓶颈制约,致使农民生产生活成本较高。全村境内只有1 km的硬化公路。由于山大人稀,农民群众居住分散,立地条件较差,基本无田间配套公路,农民种地劳动力成本高,农资及生活必需品价格偏高、农产品销售价格低,许多农田耕种入不敷出。
1.2.3 农田无排灌设施,产出效益低,安全隐患大。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对土地基本不再投入,造成大量田间人行道坍塌、排洪沟淤塞,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支付年年所需的维修经费,造成大面积农田沦为低产田,产出效益低,安全隐患大。
1.2.4 脱贫意愿不足,农村经济萧条,综合条件差。经济发展缺乏大氛围,造成无论是在家的,还是外出的,对这片生养的土地只有苦难记忆,没有致富希望,在家居民得过且过,外出务工人员一心在外扎根。
1.2.5 地质及自然灾害较多。该村地处地震边缘带,且历史上曾遭遇山洪灾害,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洪涝、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和秋寒,冬季低温冻害,灾害性天气频发[7]。
1.3 5年脱贫成效
2019年末,峡口村户籍人口有609户1 516人(常住户数461户1 241人),是秭归县47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该村2015年8月启动精准脱贫工作,首次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126户316人,贫困发生率23%;2015年12月精准识别“回头看”调整至128户326人;2016年9月再次启动识别新增23户44人;2017年7月分类识别2014、2015年已脱贫户25户78人;2017年8月新增长期不在家贫困户14户23人;2019年动态调整增加24人;2020年动态调整新增4人,减少7人。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183户463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带领全体村民克难奋进,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8年通过市县组织的脱贫摘帽验收,2019年2月通过湖北省第三方评估。
2 扶贫攻坚行动的实践探索与路径
2.1 保障水平由低变高
驻村工作队把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8]问题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为贫困群众织牢“保障网”。
2.1.1 贫困群众住有所居。6年来,先后支持175户贫困户实施房屋改善工程,其中2016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3户(分散安置45户,集中居民点安置18户),投入资金364.8万元;实施危房改造拆除重建94户、维修加固17户,补助资金237.2万元。易迁和危改住房均通过验收及搬迁入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1.2 贫困患者病有所医。6年来,累计为贫困户补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1 384人次,补助资金54 450元。累计为贫困户报销住院医疗费用217.32万元,占合规费用235.18万元的92.4%。先后有21名贫困群众享受大病救治政策,26名贫困群众纳入慢性病管理。健康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让贫困群众看病不再愁,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1.3 困难学生学有所教。6年来,累计落实教育资助政策474人次,补助资金499 800元。其中:学前教育资助51人次,已发放生活补助25 500元;义务教育资助205人次(另有省外在校学生3名),已发放生活补助127 250元;普通高中免学费38人次33 300元,高中发放助学金64人次79 750元;中职免学费36人次34 000元;雨露计划53人次补助金金额13 000元;落实大学贫困学助学金27人次187 000元。截至2020年底,在学贫困学生71名,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4.3%,没有发生因贫失学掇学现象。6年来,已有17名贫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极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
2.1.4 特殊群体弱有所扶。6年来,先后将16户17名贫困群众纳入农村特困供养,累计发放补助资金725 982元;将48户75 名贫困群众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补助资金 1 437 544元;将71名贫困群众纳入高龄补贴范围,累计发放补贴 30 590元;为57名残疾贫困群众办理或更换残疾证,累计发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159 700元。兜底政策的精准实施,守住了民生底线,保障了特殊群体的正常生活。
2.2 基础设施从劣到优
聚焦短板弱项,改善贫困村户基础条件。
2.2.1 安全饮水家家有。6年来,支持单户建池111口,蓄水量1 450 m3,解决了居住相对分散的97户358名村民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户41户,152人)。新建集口供水池19个,蓄水量1 850 m3,铺设管道35 877 m,为居住相对集中的350户村民免费安装了智能水表,实行装表计量、按量收费,既保证村民正常用水,又促进节约用水,同时减轻了村民的供水设施维护负担。
2.2.2 水泥公路组组通。5年来,通过实施撤并村畅通工程和村组连通工程,先后硬化水泥公路26.1 km,扩修砂石路10 km,结束了峡口村没有水泥路的历史。新修大湾过河桥、五峪过河桥和大冲人行桥,解决了村内周坪河段两岸群众涉水过河耕种的难题。先后在村民集中居住点和主要交通路口安装太阳能路灯85盏,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2.2.3 安全供电户户通。改造低电压台区3个,网线改造10 km。年度停电日小于3日,电压稳定。冰箱普及率、洗衣机普及率和空调或风扇普及率100%。
2.2.4 信息网络全覆盖。架设电视光纤通信网络,实现电视网络信号全覆盖。电视普及率和手机普及率100%。
2.3 特色产业从小到大
据《归州志》记载,峡口村在清代就有种茶采茶历史,但种植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效益不突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始终将茶叶产业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打造。
2.3.1 扶持壮大市场主体。先后积极争取三峡后续规划项目资金1 000多万元,支持龙头企业九畹丝绵茶有限公司新建2 000 m2的制茶车间和4 800 m2的精制加工包装车间;争取技改资金100多万元,支持蔡家坡茶叶合作社和志贵茶厂实施“煤改电”设备改造,新增设备4台套;协调金融机构为茶企提供贷款500万元。通过一系列扶持措施,市场主体加工能力明显增加,茶叶品质明显提升[9],先后培育了“九畹丝绵茶”“九畹溪丝绵茶”“峡江丝绵茶”“登仕郎丝绵茶”等品牌。其中,“九畹丝绵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实现了秭归县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零突破。
2.3.2
支持茶园提档升级。整合产业到户资金2 000多万元,支持新建或改造高标准茶园66.67 hm2。帮助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无偿提供优质购买茶苗110万株,无偿提供茶叶专用肥等物资70 t,聘请市农科院茶叶专家编制《茶叶全年农事技术手册》,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8期,参训人员达3 000余人次。依托茶叶专业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贫困户进行精细化培管。目前,峡口村的333.33 hm2有机茶园已成为秭归丝绵茶的最核心產区。
2.3.3
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坚持“龙头企业带动、能人大户带动”,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10],将全村所有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对贫困户采摘的鲜叶实行保护价收购。仅峡口茶叶专业合作社收购的贫困户鲜叶,就从2016年的35万元增加到2020年58.8万元,年增幅超过10%。合作社还对所有贫困户实行免股金配股,已累计分红70元/户。同时,各茶叶加工厂还积极吸纳多名贫困劳动力务工,每人每年增加收入近1万元。
2.3.4
积极补齐产业短板。在广泛征求贫困户和村民意见的基础上,争取帮扶单位支持65万元,利用不宜种植茶叶的荒坡地分片发展杨梅、李子和木瓜[11]等辅助产业32 hm2,在全县重点贫困村中率先消灭空闲地,补齐了产业发展短板,改变了峡口村产业发展单一的现状。连续3年举办杨梅、脆李开园采摘节,扩大了产品知名度、促进了农旅结合发展,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2.4 集体经济由弱变强
驻村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争取落实项目资金,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争取国网公司支持新建200 kV光伏发电站一座,于2017年7月并网发电投入运行,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左右;二是通过实施煤改电项目,村集体新增茶叶机械设备10台,租赁给茶企业使用,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三是争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65万元,提供给村内茶企有偿使用,每年可收入3.7万元;四是争取帮扶单位出资金100万元,购置九畹溪镇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暨药材加工基地综合服务楼资产,每年可增加租金收入6万元。截至2020年底,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金达到445万元,年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
3 山区扶贫攻坚的路径与启示
3.1 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干到底
一是在秭归县率先为贫困村编制了发展规划。2016年2月,筹集资金5万元,聘请宜昌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为峡口村编制《2016—2020年村庄发展整体规划》。二是绘制了脱贫攻坚作战图。11月底,制定完成村级扶贫攻坚作战图,在全县首创用高清卫星地图做底版,清晰标注所有贫困户具体位置的峡口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在秭归县进行了推广。三是编制了整村推进规划。配合镇扶贫办编制峡口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驻村以来,工作队紧紧围绕“一图两规”来推动工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12]。
3.2 坚持责任上肩,结对帮扶有力有序推进
帮扶单位认真落实“四不摘”要求,主要领导每年到村调研两次以上,帮助工作队和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倾斜;市直3家帮扶单位的73名干部与161户贫困户实现进行结对帮扶(另村两委会干部和县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24户),帮扶干部坚持每季度入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施困难。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五天四夜”和“三在村(吃住在村、工作岗位在村、党组织关系在村)”的工作要求,服从县镇两党委政府工作调度,为峡口村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作出了应有贡献。
3.3 坚持正向激励,持续助力贫困群众自主发展
从2016年起,帮扶3家帮扶单位连续5年共出资69.4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峡口村贫困户精准脱贫激励考核办法》,将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考核指标,统计种植收入、养殖收入、务工收入情况,采取“每月一记录,半年一考核,年终一兑现”,以奖代补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把无偿慰问、捐助变为有劳有获、多劳多得,促进贫困群众从“要我干”向“我要干”、从“催着干”向“争着干”转变。2020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860元,较2015年的2 900元增长343.5%。
3.4 坚持底线思维,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在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同时,针对贫困户的特殊困难,驻村工作队坚持特事特办,精准施策。70多岁的贫困户刘某支年事已高没有劳动能力,其女因丈夫矿难后精神严重失常,虽然落实危改、低保等政策,但由于家中无劳力,生活过得极为艰难。工作队专程从市优抚医院请来两位专家到峡口村上门为刘某祖进行了精神病残疾鉴定,在为刘某祖办理了残疾证后,刘某支住进了镇办福利院,刘某祖住进了秭归县博德医院,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贫困户杨某兵一家常年在河南省唐河县务农,小孩在外地一度厌学失学,得知学生有缀学风险后,工作队两次驾车前往河南省唐河县,了解家中情况后对症下药解决上学及生活的实际困难,并将其母子接回村,落实了低保政策,协调九畹溪镇中心学校安排其子就读。
3.5 坚持协同推进,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驻村以来,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建立了“文件政策同步学、决策部署同步拿、进村入户同步走、重点工作同步推、组织建设同步抓”的五同步工作机制,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动“四双”行动和“三在”工程落地落实,不断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村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13]。
3.6 坚持脱贫帮困的长效机制
2015年12月精准识别“回头看”调整至128户326人,人均收入2 900元;2020年底,系统存量脱贫户183户463人,人均收入12 860元;比2015年脱贫户提高43%,脱贫人提高42%,人均收入提高343.5%。扶贫攻坚对社会的转型,对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素质的提升与整体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挑战,历史性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峡口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一方面,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在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这些年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彪炳史册的伟业,前无古人。总书记提出精准脱贫以来,就打脱贫攻坚战,这在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一个短暂的攻坚战,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14],需要在政治上、社会上、文化上都要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等,让农民兄弟更多地分享这个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是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 分析与展望
下一步,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编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深化细化具体措施,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建议:一是建立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防止因困返贫,还要防止因社会各种原因造成的返贫反困;二是建立社会统筹的帮扶机制和预警系统,峡口村总体上脱贫了,阶段性脱贫了,但是农民富裕程度不够,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的试探性,产品没有形成品牌。村民自治的社会管理体制才刚刚建立,一旦遇到较大的社会风险,都是对过去5年扶贫成果的检验。作为扶贫攻坚的参与者与调研者,笔者希望通过进一步的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启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十四五”期间,创造更好的扶贫助困成效和乡村未来,期待乡村早日实现全面振兴[15],也希望我国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参考文献
[1] 胡璐,黄垚,高敬,等.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激发斗志[EB/OL].(2021-02-26)[2021-02-27].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226/c1001-32038103.html.
[2]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5〕24号[EB/OL].(2017-10-31)[2021-02-27].https://www.waizi.org.cn/law/9112.html.
[3] 北京林学院.气象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107-146.
[4] 许松林,赵传良,王勋朗,等.宜昌土壤[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54-60.
[5] 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6-11.
[6] 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秭归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88-89.
[7] 李隆平,潘安邦,廖伟杰,等.秭归县幅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9,33(4):520-524.
[8] 习近平.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08-15)[2021-02-21].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815/c64094-31298180.html.
[9] 朱旗.茶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86-88.
[10] 魏延安.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238-269.
[11] 李嘉瑞.果品商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6.
[12] 高尚賓,徐志宇,靳拓,等.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2):163-168.
[13] 王玉峰.浅议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政治功能[N].江准时报,2019-08-16(006).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1-03-16].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2-22(001).
猜你喜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融合用地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13期)2020-11-06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省传统村落要素肌理分析及建设路径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11期)2020-11-02激活参与主体积极性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丝路视野(2020年9期)2020-11-0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分析农业与技术(2020年18期)2020-10-29抓好乡村职业培训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神州·中旬刊(2020年10期)2020-10-26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23期)2020-10-20通辽市基层党建扶贫的认识与思考管理观察(2018年4期)2018-04-08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新西部·中旬刊(2017年12期)2018-01-23打造农村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17年8期)2017-11-24林下经济对特困片区群众脱贫攻坚的意义中国绿色画报(2017年9期)2017-09-16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