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9篇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大力推进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着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保法治公安建设的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法治公安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斗争,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坚决打好风险化解攻坚战,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提供优质高效公共管理服务,积极回应人民关切。

  三、持续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正确运行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必须紧紧抓住执法权力制约监督这一关键环节,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严守法定权责边界,创新监督管理手段,增强内外执法监督合力,加快构建系统严密、运行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四、大力开展能力素质建设,着力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公安队伍

  公安队伍是党领导下的纪律部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警治警方针,聚焦忠诚干净担当,突出德才兼备要求,强化教育培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教育整顿,着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突出“关键少数”,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着力锤炼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2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问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么样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其确定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工作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到实践工作中。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党领导法制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强化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基层工作者,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后一环,我坚信,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要坚决跟党走,党的领导能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基层工作大部分就是和群众打交道,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所谓群众无小事,开展工作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扭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这个总抓手,在开展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法制意识法治素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宣传法治理念,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形成全民依法治国的强大合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深刻的把握其中实践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学习和吸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精神,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法度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党的领导,把握发展新理念,深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在工作中为民办实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我素质,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3

  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法治建设是提升区域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经路径,是制度创新的样本,标志着区域文明程度、综合实力的高度,对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引导区域社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和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平安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要搞好法治建设,实现理想的法治社会,依法治国,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法治建设需要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而公民的法律素质则是其不可或缺的主体基础。这个基础性条件越充分,公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性就越容易实现;公民主体性实现得越充分,依法治国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就越能够得到体现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制约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某个区域,要实实在在地推进法治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就应当高度重视并且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只有公民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理解立法的本意就是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才能有效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才能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保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能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才能充分调动参与法治化进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是法治建设的关键

  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决定着法治建设的方向,影响着法治建设的发展程度。要加强地方法治建设,关键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就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培训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自学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的考试考核。

  三、强化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司法是保证权利得以合法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实现、维护和争取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只有保证司法公正,严格依法办事,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才能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只有保证司法公正,公民才会相信法律是限制、约束权力,保护权利和自由的,才会将纠纷诉诸法律,法治建设才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要推进法治建设,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全面履行司法职能,严格遵循法律。

  四、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1)必须严守理想信念阵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树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建党治党的一条基本经验。(2)必须严管党员干部队伍。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干部是党的执政力量,党员干部决定党的生命力和党的事业成败。坚持党要管党,必须严格管理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要选好用好执政骨干队伍。它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重点,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上下工夫,在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工夫,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求党员干部勤于学勉于思,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用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来警示自己,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3)必须严抓党群干群关系。党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着力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为民服务的实效来检验活动的成果。(4)必须严格党内法规制度。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根本。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解决制度虚设和执行不到位问题,切实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5)必须严惩各类腐败分子。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严是爱,松是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既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现在,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在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一些干部不思进取、庸庸碌碌,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为群众所不满。这其中,主要是干部自身的原因,但与组织上疏于教育管理不无关系。对干部管得严一点,是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加强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之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贵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贵在求真务实,贵在坚持不懈。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协力、不懈奋斗,法治建设必将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校园,我们小学生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有的同学爱打架或盗取别人的钱财。小小的年纪,就沾上了许多恶习。走出校园,或早或晚,几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其实他们就是在我们这个阶段、我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准沉迷于网络。要充分地认识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弊,认识小学生热衷于交往和娱乐、沉湎于虚幻世界,给身心健康成长、给成就学业带来的不良影响。自觉不将通讯工具带进校园,纠正网络游戏、网上养宠、网上装备、网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二、不乱抛乱扔,不准损坏公物。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体中的个体的文明素养水平。洁净的环境不能仅依靠打扫,完好的设施不能仅依靠装备,而要靠同学们的爱护。

  三、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在这些不起眼的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青少年犯罪中,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变迁成为重要的诱因。一些学生一味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比高档、用,过度的高消费使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思想,得不到满足就去偷去抢,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享受、一时的痛快,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四、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出现打架斗殴"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呢?而案件中因为讲义气出手帮忙的同学,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义气用事",没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导致发生如此后果。

  总之,人,不可能自然而能变得优秀,是内力自我约束和外力强制作用所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体统。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祝愿我们同学都能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从而平安、健康、茁壮地成长。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5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们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努力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断谱写新篇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施工图,按下全面依法治国的“快进键”。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新任务,描绘了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部署,要求

  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实践充分证明,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法治中国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不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更好发挥了法治服务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要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更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好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全方位展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必将激励我们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良法善治的社会主义法治新境界。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7

  说起宪法,可能有的同学觉得陌生,但说起“法律”二字,许多人肯定会说,太熟悉了。其实,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曾有人形象的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比作“母子”关系,这就很好地诠释了宪法的重要地位。所谓“依法治国”其实质就是依宪治国。

  主席书记多次强调,要依法依宪治国,指出“要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确,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更是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主席曾经说过,法律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小学生的我,必须从小就积极自觉的学法,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孩子,让法律伴我健康成长。

  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地方的部门法规与宪法精神相违背,后被依法取消,这就凸显了宪法的严肃性。

  曾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本来成绩很好的中学生,因沉溺于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受老师批评后心里不服,逃学旷课,连家长的话也不听,慢慢发展到骗钱偷钱上网,最后竟为了筹到上网的钱而去抢劫杀人,一朵本该是花季的人生过早的凋落了。这样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在学校,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不玩危险游戏,不能追逐打闹,上、下楼要排队慢行,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家,爸妈常跟我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小就要做个守规矩有责任感的人,说话做事要诚实守信,要孝亲敬长,要爱国明礼。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学生的我,不仅要学宪法等法律知识,还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更要遵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约束我们的言行,用法律指导我们前行。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法律之花在我们的心田绽放,愿我们在法治的蓝天下健康成长,希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8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如今在公安大学法学院任教已是第26年。作为一名培育预备警官的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工作者,一名人民警察,亲自参与了一届届共和国预备警官的培养,见证了一批批学有所成,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投身公安实践并做出的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心中无比欣慰和自豪。

  四年的大学学警生涯是成就未来优秀人民警察的第一步。要自觉培养和造就忠诚、勤奋、笃行的品格和素质。这也是我个人在从警进入公安教育领域的深刻感悟。忠诚是一名警察的职业品格。无论今后面对怎样的人生征途,都要把定信仰、忠诚履职。要始终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把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公安事业的发展之中,做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努力在建设法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实现青春价值。对党忠诚就是时刻把使命放在心中、永远把责任扛在肩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义无反顾地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就是要树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信念,锻炼顶得住压力,禁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耐得住清贫的坚强意志,坦坦荡荡,做法律的忠实实践者和捍卫者。培养强化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居上不骄、处下不躁,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自觉为党尽责,为民分忧。勤奋,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一方面,同学们要在学习上虚心求教,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远大志向,不断进取、勇于求知。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同学获取新知,增长才干,提升能力,而且也能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涵养正气。进入到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对知识的渴求是通向成就一名优秀警官之路的必备素质。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笃行,也就是要学会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如《礼记》中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面向新时代,同学们有着大好的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坚守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踏实肯干,善做善成,这才是追寻梦想道路上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广大青年要立大志。”只有立了大志的人,在面临选择时才不会苟且,才不会迷茫。有人说,在和平年代里,警察是最危险的职业,选择了警察,就是选择危难,选择艰辛,选择奉献。为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广大公安民警和警务人员无私奉献,甚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怀人心的壮丽凯歌。同学们,大学的生活虽然只有四年,但这四年对大家来说弥足珍贵,因为各位同学的从警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作为一名从事公安高等教育的老教师、也是一名老警察,在此愿与同学共勉!

学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篇9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