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的亮点,但常态化实施依然艰难,首先表现为主题开发、生成、确立的困难,这反映出教师缺乏发现课程资源的能力,也就是缺乏课程开发建设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研究,谢金土老师提出了“五味”主题开发教学主张:生活情味、地方风味、综合韵味、思维异味、参与兴味。“生活情味” 是立题之本,“地方风味”是实践之根,“综合韵味”是关系本真,“思维异味”是价值所在,“参与兴味”是发展之魂,这成为指导一线教师开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纲领与操作指南。
以蒋依林老师为主开发的“中国幸福年”主题课程“五味”十足,先后入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和浙江省2022年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下面,我基于谢金土老师的“五味”理论对蒋依林老师开发设计的“中国幸福年”主题方案进行简要评析。
一、以问促“思”:在立题交流中激发“思维异味”
“思维异味”这个概念应该是谢金土老师的发明,是对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勤于反思”等思维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定义。这里的“异味”,我认为具有“多元”“多向”“多维”“发散”“批判”的特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创新精神”的核心指标。如何激发“思维异味”,关键是问题设计。谢金土老师说:“问题更是思维的发动机……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能问,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活动主题。”
立题之初,蒋依林老师巧妙地设置了“问题池”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异味”。当中有“过年要吃哪些特色小吃?”“除夕、春节、守岁各是什么?”“外国人也过年吗?”等事实性问题;有“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过年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等思辨性问题;还有“调查方法有哪些?”“大家是否可以共享研学活动信息?”“研学活动有哪些注意点?”等实践性、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从书本知识走向生活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勾连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具有批判性、挑战性,驱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后续的主题实践更有思维含量。当然,“思维异味”不只是在立题阶段,而应活跃于活动全程,要求指导教师有一颗尊重学生的“奇谈怪论”的心。
二、关联生活:让主题确立体现“生活情味”
“如果说在各门学科课程的实施中,生活仅仅是知识学习的一种背景,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生活就是学生的发展本身,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就是教学的开始。”[1]“生活情味”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立题之本。
“中国幸福年”这个主题当然是有“生活情味”的。如何把学生的“情”引发出来?蒋依林老师的指导关注到了“关联生活”:从“问题池”引出,将学生与问题间的情感、认知、思想联结起来,如表达对课题的兴趣点,表现自我需求,发挥学生已有的技能经验等。这样与生活的关联让学生兴致盎然,产生了节日情怀,萌发了探究情趣。于是,在这样的“生活情味”中,师生共同分析问题的概念与行动方向,“新年”主题(项目)活动油然而生,并最终形成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二级主题菜单,驱动着学生走进有意思、有意义的新年实践活动。
三、目标引领:让活动设计走向“综合韵味”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大魅力。谢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加强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和延伸,让实践活动具有综合韵味”,我深以为然,这是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学科教学代替活动”或“因活动排斥知识学习应用”问题的纠偏指导。谢老师指出,“综合性还包括关系维度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活动领域的综合、生活经验的综合、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素养的综合以及情感发展的综合”。
如何让活动设计走向“综合韵味”?我认为,目标制订是先导。目标是学生开展活动的导航器、提示器和测评器,科学且适当的目标能让活动价值最大化、学生发展最优化。蒋依林老师和学生们下足了功夫,制订了“综合韵味”十足的活动目标和达标表现。如通过走访、查找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积累新年相关的知识;制作1份新年小报或绘制迎春年画,演唱1首新年歌,欣赏年节文化;参与1件家庭、社区等春节打扫工作;组织1次“特色中国年红”制作活动,并自己动手进行年红布置;与家人或同伴实践1次新年研学旅行,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其中,有语文、劳动、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学习,有调查访问、设计制作、社会服务、研学体验等综合实践方式,也有学校环境、社会领域、自然环境等时空领域的变换和延续。
四、在地融合:让经验增值的“地方风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主张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实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经验“复活”,并找到增长的出口。毫无疑问,在地资源熟悉而便捷,最贴合学生真实生活情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选资源,是主题生发、实践的最佳场域。因此,谢金土老师提出要“依托在地资源”,让活动有“地方风味”。
“中国幸福年”主题实践对在地资源的运用是充分恰当的,蕴含了浓浓的“地方风味”。蒋老师带领孩子们设计了“除旧迎新庆新年”“走进安昌的腊月风情节” “寻访腊味年货”等主题实践活动,當中预设了教室、家庭、社区、家乡景区、家乡美食等场景和资源;学生用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年红作品装点教室、家庭、社区,赠送给同学、老师、居民;探寻古镇文化,品尝古镇美食……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经验获得了增值增量:一是通过在地融合,学生进入“沉浸式实践”,不断获得新的经验、重整人生经验;二是“在地融合”更易激发社会责任感,学生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开展环境治理保护、家乡景区建设、红色基地探究、自愿者服务、街区商业设计等实践活动,从而让知识经验在应用中获得新发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五味”课程理念是一体的,是彼此渗透、融合贯通的,且并不限于主题开发阶段,而存在于主题实践的每个阶段。“五味”课程凸显了生本理念,扎根在地生活资源,以问题为先导,追求思维的生发与创新,在探究实践中让经验知识增值增量,为一线教师开发主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和路径。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也将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何铁勇. “生活根·实践魂”教学主张的提炼与实践[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5):29-33.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中心学校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情味异味思维 解读《昆明的雨》中的情味文学教育下半月(2021年8期)2021-09-06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情味”更重于“机味”知识文库(2019年24期)2019-12-30用这些告别异味吧!夏天就要清清爽爽过!宠物世界·猫迷(2017年7期)2018-01-25浣溪沙·六安行吟北方文学(2017年19期)2017-08-01思维总动员(二十七)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第6章 一次函数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6年2期)2016-09-10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新高考·高三数学(2016年4期)2016-08-10创新思维竞赛(6)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6年6期)2016-05-14生活小窍门2则祝您健康(2016年4期)2016-04-28怎样解决卧床老人身上的异味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4年10期)2014-11-07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