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历程,重温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建立、巩固、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轨迹,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发挥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地寻找一套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既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不能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解决这个问题的重担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党自成立之初,就深刻认识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并实践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新模式。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召开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成立农民协会是党带领人民在政权方面的最初探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1931年和1934年江西瑞金召开的两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局部执政的尝试,是党领导人民开展政权建设的伟大开端,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统一战线性质的陕甘宁边区“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是党在延安时期成功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毛泽东同志说过: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民主中国的模型”。在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这次大会被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被称作“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新中国如何从政治制度的设计上来体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思考的重大政治课题,也是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首先需要解决的现实政治问题。《共同纲领》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地位,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通过的“五四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和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严谨的科学性和广泛的人民性,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显示出无比巨大的独特优势。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稳致远。
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胜信心,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无比信赖。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所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心和使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要求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坚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就是要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必须”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课题,不断回应新挑战,不断实现新发展,使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奇迹不断上演,背后的制度密码一是党的领导,二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四是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运行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我们既要坚持好、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又要完善好、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代表、自身建设等工作,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之中,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不断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独特优势。
(作者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特色制度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党员生活·下(2021年6期)2021-07-17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党员生活·下(2021年6期)2021-07-17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四川党的建设(2019年4期)2019-03-06时代特色特别文摘(2018年9期)2018-11-10代表享有哪些权利?上海人大月刊(2018年1期)2018-01-27某些单位的制度杂文选刊(2016年12期)2016-12-09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读者·校园版(2016年17期)2016-08-25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大众创业(2009年10期)2009-10-08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少年科学(2006年2期)2006-02-20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2期)2004-04-21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