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雅
摘 要:医事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可以培养具备医学与法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但是这一学科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只有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办了此专业,需要加快医事法学教育的发展步伐,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本文将探讨现如今医事法学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定指导策略。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育模式;加强策略
引言:医事法学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使其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化解医疗纠纷,但仍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现如今,医患关系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医事法学教育,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医事法学专业的持续发展。
一、医事法学相关概述
医学与法学的交融产生了医事法学学科,目的是为了向社会培养具备医学与法学专业知识的人才,未来从事卫生行政、医事法律等服务。社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人们思想理念的发展,使人们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也使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对于在医疗卫生领域中一些复杂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法律纠纷案件,就需要这类复合型人才作出准确判断。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医事法学专业在我国开始发展,并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实践教学情况也成为了相关学者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发展医事法学教育可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事法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医学知识,让其更加客观合理的对待医患矛盾,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营造和谐有序的医疗卫生环境。
二、医事法学教育现状及反思
我国医事法学的发展时间较短,并且没有一个准确的专业性质定位,各高等医学院校对于这一专业的定位缺乏协同性,且根据自身院校特点有着不同规定。一些高校将医事法学定位为法学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还有一些高校将其定义为临床医学专业,而且不同高校的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分为本科培养模式、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这几类,不同培养模式的学制类别也不同[1]。这种情况阻碍了各高校医事法学的协同发展,容易对医事法学教育产生不利影响。由于不同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特色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一般都会根据自身实际特点制定,导致不同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共识,难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影响了医事法学的教育质量。
三、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育的加强策略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我国法制化建设在不断推进,医事法学专业教育已经逐渐在各高校中普及和开展。在医疗卫生领域,各类医疗纠纷案件不断增加,促使社会加快医学和法学知识复合性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各类高等医学院校在决定专业定位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办学特色,还应分析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和未来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尽快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专业人才。高等院校着眼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考虑不同目标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只将医事法学专业作为法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可能无法保障学生有专业的医学学习环境和资源,将医事法学专业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可能无法保证学生法学学习的专业性。专业定位是一项影响重大的决定,面对社会对医疗卫生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可以考虑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卫生管理等公共管理型方向。
(二)升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开展医事法学教育时,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对其他先进教学经验的参考,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引進先进的教学方法[2]。在课堂实践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搭建网络教学共享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地调研等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向学生布置相应主题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研讨、资料共享等方式参与学习,并在合作互助中获得更多学习资源,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通过实地调研或情境模拟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自身职业的责任,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在步入社会后保持初心,合理解决医患矛盾问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的医事法学专业教学实践要突出自身教育特色,培养医学和法学交叉领域的专业人才,构建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高等医学院校要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在知识层面加强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在技能方面通过课程实践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学校应顺应教学改革,通过思维启发和引导教育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增强对实务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将医事法学教育的不同课程模块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整合,便于课程的安排和调整[3]。因为学生需要学习医学和法学两类学科知识,学生学习压力和难度较大,高校可以适当减少与医事法学重叠较少的学科,例如海商法等,提高医事法学专业教材的科学性。
(四)增强师资队伍力量
因为医事法学的专业水平较高,涉及学科知识比较丰富且具有一定深度。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具备临床医学、法学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并对其实践教学能力做好把关,提高医事法学专业教育质量,发挥出这项专业对人才培养的优势。另外,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引进一些具备充足法律经验的兼职教师,增强医事法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加强对卫生领域医疗纠纷行为的关注,增强医学与法学知识的融合,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典型案例。
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如今医事法学教育的发展难题,高等医学院校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院校师资水平,提升教学成效。医事法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和空间,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伟,熊一衡,刘毅. 中外医事法学专业的开办情况比较与启示建议[J]. 医学与法学,2021,13(6):85-90.
[2]牛春燕. 需求侧视角下医学与法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 中国卫生法制,2020,28(1):64-67.
[3]王闻萱,王博. 新时代医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法制,2021,29(2):97-99,41.
猜你喜欢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4期)2021-04-14浅谈学校艺术教育现状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7年2期)2017-03-18课题研究式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东方教育(2016年15期)2017-01-16探究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模式创新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9期)2016-12-23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现状研究及对策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浅析慕课(MOOC)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6年7期)2016-11-03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创新初探大学教育(2016年2期)2016-03-08广西医学院校手机图书馆应用可行性分析医学信息(2015年5期)2015-03-31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