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传统价值模式和网络价值观的冲突风险分析和预防

摘  要:我们发现,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一旦被发布到互联网以后,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家长在自己家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性子过急,采取了一些比较粗暴的处理方式。一旦这个过程被发布到互联网,就会变成一个严重的人身事件。一些人在面对日常矛盾或纠纷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推搡行为,这种事件一旦被发布到互联网上,就会产生侵犯人身权利的问题,甚至上升到法律问题。

本文主要是研究两种价值观体系的差异性和两种价值观体系之间的风险转换产生的机理,以及我们需要采取的预防模式。用避免产生风险的价值观体系去修正传统的价值观体系,这是避免一些风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规则体系;互联网时代;规则体系;风险应对策略

一、引言

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习以为常的做事方式,在互联网传播之后,反而被炒作成一个比较严重的事件。比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按照中国传统观念,父亲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甚至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生气会大吼几句,偶尔对孩子进行打骂。这些现象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是存在的,也是习以为常的。但是如果这件事被网络曝光以后,人们就会对指责父亲对孩子进行家暴等等,甚至会导致父亲的人设坍塌,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在男女恋爱过程中,在我们处理各种社会事件过程中,都有类似这种情况。

如果通过传统的规则体系和经验体系来处理和评价类似事情,通常我们认为是正常的,事件双方相关者也都能接受。但是事件一旦在互联网曝光以后,性质就会发生严重变化,会升级为一种严重的事件,甚至会上升到违法行为,产生相当大的风险,对事件主体造成重大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风险,从而进行避免和加以解决。

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件在不同价值体系下的评价分析

生活中出现的很多事件,表面上看是家庭关系和社会问题,而背后的本质是价值观体系的体现。不同的事件呈現出的本质不同,因此解决的路径和方式也不同。以下具体分析不同事件的特点和评价方式。

(一)父亲教育孩子事件在传统价值体系和互联网价值体系下的不同评价。

1 父亲教育孩子事件,在传统价值观体系下的评价。

父母关心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指出孩子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声音会大一点,脾气会急躁一点,甚至是会殴打孩子。这是传统模式的特征,在这个模式中,父亲的出发点是教育孩子,虽然父亲采取的方式有一些过激行为,但是在传统价值观体系下,这种做法看起来是正常的。

2 父亲教育孩子事件,在互联网的价值观体系和模式下发生变化。

如果把父亲教育孩子发生殴打行为的过程,通过某种方式上传到互联网进行曝光以后,在互联网的规则体系和评价模式下,这件事情的性质和结果就会发生颠覆性变化。

在新的规则体系和评价体系之下,父亲这个角色就发生了急剧变化。他从一个父亲的角色变成一个伤害孩子的角色,变成对孩子进行语言伤害、身体伤害,暴力伤害的角色。由此,父亲的人设有可能会坍塌,甚至会负法律责任。这是网络的评价方式。

3父亲教育孩子事件,在传统价值体系和互联网价值体系下的比较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采取传统的规则体系进行评价,父亲教育孩子是为了女儿好,只要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正当的,教育的过程和形式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在互联网的价值体系之下,父亲教育孩子这件事,不仅目的重要,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对待孩子的方式更加重要。这种方式会成为评价父亲好坏,违不违法的一种标志,这是互联网规则体系的核心。互联网会对父亲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和方式进行指责和评判,从而给父亲带来巨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亲能意识到自己在批评教育孩子的行为可能被上升到互联网的评价体系之下,父亲就要学会先保护自己,然后再和女儿之间建立恰当的教育关系模式。

(二)某地铁中保安执法事件在不同价值观体系下的评价

近期发生的某地的地铁事件,是一种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两个人发生争执,保安需要把女士从地铁上请下来,然后解决问题,结果女士不同意。于是保安就采取生活的方式将女士拖下车。在争执过程中,女士的衣服脱落,有人把它拍照发布至互联网。

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保安在领导的授意之下,想解决纠纷。但是整个过程被发布至互联网以后,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保安对女士人身权利的侵犯和伤害,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的评价方法是解读为对女性身心的伤害看待这件事情。事情的性质由此从原来要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方式变成保安对女性的身体伤害和人格伤害。由此保安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这件事在生活的价值评价体系和互联网评价体系之下的呈现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相关的事件,公众往往关注事件的现实评价。而互联网的评价模式往往是被隐藏起来的,是不被重视的。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习惯导致的。

三、案例深度分析得出的基本特征和结论

以上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一旦被发布至互联网之后,出现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呈现出完全背离的特征。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总结出几个基本的特征和结论。

第一,很多事件的处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一套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及结果。这套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有其历史痕迹和传承性,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模式,并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在人们的潜意识和习俗中被贯彻和坚守。

第二,在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事件呈现出与传统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甚至与传统处理方式背离,呈现出新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教育孩子与对孩子的打骂在生活中是一种父子关系的体现,而在互联网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现。打骂孩子在互联网时代被解读成为一种对孩子权利的侵犯。这种新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与传统不仅很多不一致,甚至很多地方是矛盾的。由此得出的结论,和对当事人的评价也是具有颠覆性和伤害性的。

第三,对同一件事,当两个评价体系同时运行的时候,很明显会发现互联网的评价标准,对当事人呈现出两种矛盾的结果,具有重大的苛责性和伤害性。

对于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父亲,以及在处理各种事务过程中的警察或者保安来讲,生活的主体词汇是教育、责任、尽职,而在互联网的语境之下就变成孩子的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以及从尽职到权利侵犯的跨界颠覆性定性。由于互联网的评价模式,改变了问题的定性模式,从生活中关注事务处理、关注教育孩子,关注怎么解决矛盾,变成互联网下父亲的行为是否合法,保安和警察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侵犯到被教育对象的权利。

这种性质的变化,是由互联网所独有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带来的。而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是被忽略的。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体系的伤害性,这是我们本文研究的重点。

因此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同一件事,不同评价体系带来的结果的差异性。用生活和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符合传统和经验,符合日常关注做事的结果。而互联网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往往是关注各种参与人行为的合法性,处理事情的过程对相关人的法律权利的伤害问题等等。因此由此形成结论不同,甚至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最终的结论是互联网会使原来处理问题的人,例如父亲和警察最后变成一个被道德指责、被法律惩罚的对象,甚至犯罪。由此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四、在两套价值体系运行过程中,如何避免对解决问题者带来的法律风险和伤害?

由于有众多事件出现,对于家庭的教育者和执法者本着良好的愿望和坚定的执法履责的初衷,在不知情和不察觉的过程中,出现了自己不愿意的、对自身有伤害性的行为。为此,认真对待事件本身,注意在不同场景下的初衷与行为方式的法律的一致性,避免好心办坏事,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第一,处理问题的主体要从互联网规则角度检验自己的行为。

无论是教育孩子的父亲还是解决问题的保安,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从互联网的规则角度去检验自己的行为。比如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大声批评,甚至可以打骂。但是在互联网模式下,可能会发生事件过程被录制视频或者录音等行为,甚至有见证人的情形下,一旦意识到互联网的存在,就不能无所顾忌、任意打骂,必须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去和孩子进行沟通和教育。

二是今后做事要有两个标准,避免问题可能出现的伤害性后果。第一个标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合法,不可采取一种传统的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和做法。第二个标准是解决问题的结果要合理。注意问题的的过程和结果,把目的和手段统一起来。不能用单纯的好心、关心和负责,掩盖问题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而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严重的后果。

如父亲和警察在教育子女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做法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解决问题的结果要合理。避免生活中往往只关心解决问题的结果,往往忽略了过程,而带来伤害性。这是日常生活和互联网的区别,需要引起注意。

第二,加大互联网评价体系带来的伤害预判。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智慧城市形成的广泛的监控设备的应用,因此很多行为完全有可能以各种方式发布至网络,使得问题的评价出现颠覆性后果。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在很多评价更趋于严格的情况尤其要注意。因此,对生活的各种事件,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互联网标准的严格性,要有互联网模式的预判,对处理问题过程中对主体带来的伤害,要加大前期预判。不能不在乎,用亲情、用负责任、用好心、用好的出发点,掩盖可能带来的伤害性,这是执法人士或者公众人士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三,用互联网规则的评价思维要求自己。

过去大家通常采用的是关注结果的传统价值体系和评价体系。在互联网时代,要用互联网的评价思维要求自己。我们要关注互联网的评价体系,在父亲教育女儿的过程中,要把关爱孩子的心情和愿望与对待孩子行为的合法性和对女儿权力保护的意识结合起来。互联网要求我们做事的维度要更多一些,要求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要更全面一些,从而避免伤害。如果有些父亲从一开始就学会用互联网规则评价思维要求自己,说话声音温柔一些,打骂孩子的现象就减少了,父亲就会变得更文明,更具有时代感,起到更好的教育孩子的结果。同时执法者也要改变执法的行为方式,逐渐建立新的执法观念,使执法过程变得态度更文明,行为更合法,执法的结果更有效。

五、互联网时代要注意的问题

总的来说,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大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带来更好的信息获取途径。但是也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使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被曝光到互联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由此带来的风险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停留在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体系来处理问题的阶段。很多人坚持传统,保持本色,忽视时代的变化带来的各种新的规则和行为标准。如父亲为了教育孩子,不注意教育过程的语言方式,以为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传统,一味地坚持,缺少时代感和变通性。这种只关注结果的做法带来的伤害是要切记的,以免出现很多悲剧,出现管孩子管出家暴父亲的情况,和执法过程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不必要伤害的情况,这些行为方式都需要我们做出改变。

第二,建立新型的基于传统和互联网的双重价值体系和做事方式。面对互联网,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要学会用互联网的标准去判断我们做事的过程,并结合生活中的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新型的基于传统和互联网的双重价值体系、评价体系和做事方式。

以上是我们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类现象在生活中的处理与在互联网时代处理带来的不同效果的分析。通过这些互联网事件的分析,我们的观点是社会在进步,社会的方向是既要保留一部分传统的内容,体现亲情、体现结果,又要熟悉互联网规则,了解互联网标准的挑战性,避免风险,达到好的结果。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更完善的做事方式,这也是未来生活和社会秩序中要体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江涛,王 亮.包容型領导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_差错管理氛围与即兴行为的中介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8(2);

[2]李江涛,韩雨佳,纪建悦..创新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7(20);

[3]周成龙. "网络价值观的形成、冲突与融合."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01(2009):74-76.

[4]彭大松. "家庭价值观结构,代际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2014-4(2021):75-82.

作者简介:李江涛(1966-),男,籍贯:山东烟台,民族:汉族,职称:副研究员,学历:博士,研究方向:系统管理,商业模式,理论经济学.

猜你喜欢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组织模式发展策略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23期)2017-09-09互联网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转型的有效路径研究新校园·上旬刊(2017年6期)2017-08-17互联网时代下银行会计信息化的问题与优化研究价值工程(2017年23期)2017-07-15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12期)2017-07-06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思考现代交际(2017年7期)2017-05-31互联网思维模式研究科技资讯(2017年6期)2017-04-26互联网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格局分析中国经贸(2016年23期)2017-03-01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财会学习(2017年3期)2017-02-17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雇主品牌建设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商业模式再造研究出版广角(2016年19期)2016-12-16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