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杨阳
关键词:亲子冲突;情绪ABC理论;教育戏剧;沟通技巧;换位思考;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45-04
【活动背景】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培育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独特且多样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戏剧的特点在于学生可以即兴、灵活地把内化的心理过程外化。通过想象与扮演的方式,有意识地再现并传递信息,教育戏剧能够在心育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有体验和感悟。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充分大胆想象,表达思想,增进实操的生活技能和收获内心的成长。因此,教育戏剧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和隔膜,从而影响家庭和谐。亲子关系产生隔膜的原因主要有代沟、价值观、地位、沟通方式、想法、关系等。而父母和孩子之间想法的差异更容易引发矛盾和隔膜。想法又决定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孩子觉得父母不尊重、不理解自己,难以表达自己的内心。基于这样的想法,孩子会更多地采用“沉默”“回避”“辩解”“争吵”“离家出走”等策略,而孩子的“沉默”“回避”“辩解”“争吵”“离家出走”会造成父母的担心,进而引发父母的不安和焦虑,导致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教育戏剧的方式,增强体验,走进内心,学会换位思考、互相尊重与理解,学会与父母沟通,与父母和谐相处。
【活动对象】
初一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通过代入角色增强自我体验,觉察自己与父母的想法和感受。
2.孩子增强对父母行为和理解,学会换位思考。
3.了解不同类型的亲子在面对不愉快事件时不同的应对方式,学会与父母沟通,与父母和谐相处。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方法】
教育戏剧中的定格画面、二人即兴扮演、教师入戏、竞技场、重要时刻。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围裙、帽子、两把椅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播放视频
活动前,学生围圈而坐。播放亲子沟通障碍的小视频,看完视频请学生们用简短的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分享近期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亲子冲突很常见。这不,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皮”就遇到了同样的烦恼,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设计意图:热身先热心,引导学生充分地吐槽,让学生处于“空杯”状态。同时关注自己的想法,为后面的导行做铺垫。
二、情景模拟
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皮,小皮今年13岁了。这是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妈妈早早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收拾屋子。吃完早餐后,小皮就关上自己的房门,很久都没有出来。快到十一点了,妈妈买完菜回来。此时,房内一片静寂。正当妈妈纳闷时,小皮房间里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枪声。妈妈吓了一跳,推开门,看到了正玩游戏入迷的小皮。
[定格画面]
说明活动规则:全体学生扮演妈妈,请学生想象妈妈推开门看到了正玩游戏入迷的小皮,内心在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迅速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示自己当时的情绪,并在老师说“定”的时候,所有人保持住动作和表情不能动。
有些学生捶胸顿足;有些学生摆出难过的表情、骂人的动作;有些学生摆出气得发抖的动作;有些学生摆出平静无语的表情;等等。
挑选部分表演有张力的学生站在中间排成一排,更戏剧化地表演妈妈的动作和表情,说出妈妈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1:摆出用手指着儿子的动作,当时的想法是不知所措。
学生2:不停地数落儿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跑去打游戏,我成天上班辛苦赚钱养家容易吗?你就只知道打游戏,你不好好学习,考不出好成绩,你让我将来怎么办呢?”
学生3:很生气,怎么能不写作业就知道玩游戏,怎么能浪费学习的大好时光呢?
教师:刚才我们关注到了不同类型的“妈妈”的想法,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你们猜猜妈妈和小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手机、游戏引发的家庭矛盾屡见不鲜。设置这样一个很有现实感的故事情景,容易让学生有话可说。帮助小皮解决困扰实际就是在帮助自己。通过主题铺垫,引入主线故事。学生进入戏剧情景,通过扮演妈妈,互换角色体验,了解妈妈的想法和感受。
三、主轴事件
[二人即兴扮演]
说明活动规则: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穿围裙的同學扮演妈妈,戴帽子的同学扮演小皮。看看妈妈和小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学生甲组表演
学生4:怎么又在玩游戏,作业写完了吗?
学生5:妈妈,我写了作业才玩游戏的。
学生4:(仔细检查作业,面露愠色地说)作业只写了这么一点,一个上午都做了什么?是不是我一走你就开始玩电脑啊,你看我辛辛苦苦赚钱养家,还要给你买菜做饭,我要是有你这么好的条件,我都已经上清华了,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我看你就是无心向学,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学生5:(愣住了)妈妈,你……
学生4:解释就是掩饰,我看你就是无心向学,你好好学习了吗?你要是好好学习,你就应该好好地完成作业,你对得起我吗?
学生乙组表演
学生6:小皮啊,妈妈回来了,我买了你最爱吃的鸡翅。(推门)什么?你在玩游戏?你的作业给我看看,你一上午就写了两页。
学生7:我做完了。
学生6:你就写了两页就玩手机?你做完了就不能好好预习下吗?你瞪着我干什么?你满脸杀气的眼神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没错?你是不是不爱妈妈了?(儿子摇头)那你还不赶紧去写作业,手机给我!我真是对你太失望了!
教师:刚才大家的表演非常精彩,现在老师来采访一下两位“妈妈”,你们当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4:这个孩子很叛逆,太不听话了,这样下去怎么办?我很担心。
学生6:孩子不争气,不理解他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看到了不同类型的妈妈,或严厉或温柔或粗暴,有时疾风骤雨,有时和风细雨。她们都对我们有所期待,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好的前途。在此,我们觉察父母的想法和感受,也能对父母的行为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教师:关于刚才的表演,你期待的结果是怎样的?沟通中,你最期待妈妈明白和理解什么?
学生8:我期待妈妈能够心平气和地说话,不粗暴。
学生9:我期待妈妈能够在我完成作业后允许我有自己的空间,我也会做到自律。
学生10:我期待妈妈明白和理解我也很累,我学习久了也需要放松。
学生11:我希望我妈能理解“劳逸结合”一词,不要自己玩手机却见不得别人玩。
教师:你们希望家长能够和你们好好说话,能理解并信任你们,能够让你们有更多的空间,要劳逸结合。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沟通方式才能更接近我们的期待?
学生六人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每组选一条认为最厉害、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分享。
学生12:先了解真实的情况再评价。
学生13:要主动沟通。
学生14:主动承认错误。
学生15:我们觉得最有效的就是换位思考,平复情绪。
教师:下面就用我们想出的方法来进行操练,看看效果如何。
[教师入戏]
说明活动规则:老师穿上围裙入戏扮演妈妈,与小皮扮演者进行对话。
师生表演:
教师:小皮,你在做什么?你又在玩手机,我说话你从来都当耳旁风是不是?我为你操碎了心,而你呢,你都做了什么?你到底要怎样?
学生16:妈妈,我错了。
教师:你错在哪里了?
学生16:我不该玩手机,应该好好写作业。
教师:我来看看你的作业,你看看你,你写的字龙飞凤舞,数学方程都解错了,为什么没有好好写作业?跟妈妈说一说。
学生16:妈妈,我写作业的时候老是想着玩游戏,所以就马虎了。妈妈,我错了,我知道怎么做了。以后我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教师:好,既然你已经知道怎么做,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采访学生16:面对妈妈疾风骤雨式的批评和指责,你的想法是什么?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和妈妈沟通的呢?
学生16: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和妈妈吵一架,为自己辩解。而现在我看到了妈妈因为我的错误有些焦虑和担心,所以我主动承认错误,先平复妈妈的情绪。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位同学说得多好。面对冲突和矛盾,学会换位思考,改变想法很重要,因为你的想法决定你的情绪和行为。刚才在表演中,主要运用了主动承认错误、平复情绪的方法来解决亲子冲突。你觉得这接近你生活的真实状态吗?还是你生活中的冲突比这个更激烈一点?
有学生觉得更加激烈,有学生认为比较接近。
[竞技场]
说明活动规则:在教室中间摆两张椅子,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妈妈和小皮,小皮用刚刚想出的方法调整沟通方式来化解冲突。
学生甲组表演:
学生17:你怎么又在玩手机?
学生18:好妈妈,买菜回来了?你累了吧,我来帮你捶捶背。
学生17:那手机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18:妈妈,我的作业都写完了,你看我的英语抄写、数学练习和语文作文,全部写完了,我刚刚才玩手机的。妈妈买菜也辛苦了,我希望能够和妈妈心平气和地交流,妈妈你看我作业很认真地完成了,那玩半小时可以吗?
学生17:好吧。
学生乙组表演:
学生19:你作业写完了吗?怎么又在玩手机?
学生20:写完了呀。
学生19:那我看看。期末考马上到了,你不能好好复习吗?有把握可以考好吗?
学生20:就是没有把握所以才玩手机的呀!
学生19:没有把握?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很大?
学生20:妈,我和你说有什么用,你又解决不了。
学生19:妈妈虽然不能直接帮你解决学习的难题,但可以当你的倾听者,也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有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学生20:好像是哦。妈妈,我知道怎么做了。
教师小结:感谢同学们精彩的表演。甲组的小皮看到了妈妈的辛苦,所以主动示好,心平气和表达需求。乙组的妈妈看到了孩子的压力,理解、帮助孩子。这两组同学都改变了沟通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大家也初步掌握了化解亲子冲突的技巧和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类型的母子在面对不愉快事件时不同的应对方式。引导学生“看见”妈妈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自己调整沟通的方法来回应妈妈,为后面运用方法导行做铺垫。设置竞技场环节就是为了把学生放到一个困难的处境中,让他们真实应对,学会调整应对方式和沟通技巧。
四、总结
[重要时刻]
说明活动规则:学生回味戏中某个有深刻感觉、或有所顿悟的时刻。
教师:同学们,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2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有冲突时,改变想法,主动示好。有错误要直接认错。不能回避,积极沟通。
学生22: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应该心平气和地沟通。
教师:今后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23:今后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会心平气和地沟通,和妈妈制定规则,共同遵守约定。
学生24:今后我会思考父母当时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总结:大家都说得特别好。刚才很多同学提道:改变想法,心平氣和地沟通。确实是这样,面对疾风骤雨式的批评和指责,应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改变想法,调整沟通方式,化“疾风骤雨”为“和风细雨”,巧妙地化解亲子冲突。
设计意图:通过“4F”提问法,让学生通过感受和发现,使行动落地,迁移所得。
【活动反思】
本设计主题为亲子冲突,选材贴合学生所需。课程设计有内在的心理学知识作为支撑,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本课从热身开始就直接为主题铺垫,从亲子沟通障碍入手,引发学生“吐槽”,进行自我觉察。热身也是热心,为后面的反转做铺垫。用小皮的故事创设情景,通过即兴扮演、竞技场等教育戏剧的习式,为学生提供了换位思考的演练机会,在不同角色的扮演当中,体会妈妈行为背后的期待,从而增强对父母行为的思考和理解。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地体验、思索、内化,有很强的代入感和体验感,亲子冲突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化解了。同时也进行了一个情景方面的挑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转化并行动落地。在整个体验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在演绎小皮的故事时其实也在演绎自己的故事,我们都可能是故事中的妈妈或小皮,都能有所发现。
编辑/卫 虹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教育戏剧换位思考沟通技巧架构课堂中的“小剧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外语文·下(2019年2期)2019-04-10利用教育戏剧提高中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可行性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25期)2018-09-30解读美术课堂里的师生对话关系新课程·小学(2018年1期)2018-03-10护理专业毕业生临床问卷调查结果与学校课程设置的建议医学信息(2017年22期)2017-11-15做好新生家长工作,让家园合作事半功倍教师·中(2017年8期)2017-09-22机遇与挑战并存戏剧之家(2017年12期)2017-07-17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技巧探讨新校园·中旬刊(2017年4期)2017-07-07浅谈新课改下农村数学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5期)2017-06-11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有效教学新课程·小学(2017年1期)2017-03-29教师换位思考 学生轻松乐学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9期)2016-06-21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农村青少年STEM活动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寻觅心灵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