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十二忌”
清代文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在其著作《论文偶记》中总结了一套文学创作的“十二贵”,分别是:文贵奇,文贵高,文贵大,文贵远,文贵简,文贵疏,文贵变,文贵瘦,文贵华,文贵参差,文贵去陈言,文贵品藻。刘大櫆是散文大家,这“十二贵”主要是从散文创作的角度来说的,但其中很多道理对公文写作也非常适用。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这里我就不背书了,主要是运用逆向思维,送出一套公文写作“十二忌”。当然,公文与散文毕竟不同,这“十二忌”与刘大櫆的“十二贵”并不一一对应。我认为,写公文主要有这么一些禁忌:
一忌抄。写文章,可以学习,可以模仿,可以借鉴,可以引用,就是不能抄袭,决不能以“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为写作理念,以“剪刀+浆糊”“复制+粘贴”为写作手法,把别人写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抄别人的不行,抄自己的也不好,因为写文章要求“惟陈言之务去”(唐·韩愈《答李翊书》),旧饭再怎么翻着花样炒,营养和味道也比不上新饭。
二忌假。公文造假的手法有很多,有数据注水、夸大其词的,有掩盖问题、文过饰非的,有言不由衷、信口雌黄的,有移花接木、乾坤挪移的,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事业的天敌、写作的大忌。
三忌空。写公文,不能让空虚的头脑与空虚的文章“空对空”,也不能搞想当然的“客里空”,把对问题的揭露、对不良现象的揭批搞成“空包弹”。再漂亮的文字,如果没有实质性内容,不能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也起不到半点儿作用,毛泽东说这样的文章是“嘴尖皮厚腹中空”。
四忌杂。写文章不能搞大杂烩,大事小事一锅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起来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都讲不清楚、写不到位。公文强调一文一事,更应紧扣主题、突出重点,聚焦问题、集中笔力,避免意多文乱无主题、观点分散不系统、内容庞杂没重点。
五忌繁。“杂”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繁”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一篇文章层次太多、枝叶太密,就会显得繁缛。对这样的文章,就要删繁就简,使其像“三秋树”一样亭亭玉立、清秀挺拔。
六忌乱。文章的繁杂和散乱往往是伴生现象。除了内容上的混乱、杂乱,还要注意避免逻辑上的紊乱、错乱,使全文结构严谨、布局严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七忌平。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胡乔木也说过:“文章最好不要平原。”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文章看起来省事,读起来乏味。
八忌板。做人不能死板,作文切忌呆板。拘泥于公文套路,死守条条框框,写出来的文章就像用模具生产出来的,中规中矩,千篇一律,没有特点更没有亮点。不用心去构思,没有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文章就像没有灵气的木头人,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
九忌滞。滞,指的是句子不通顺,意思不通畅。文章不通的原因一个是思路不通,没想明白;一个是表意不通,不合情理;再一个是文字不通,不合文法,就像古人说的:“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
十忌浮。人浮躁,文章必定浮躁。浮躁的文章看问题只看表面,思想没有深度,观点缺乏推敲,措辞不求精准,就像花拳绣腿,有气无力,有形无神,不中看更不中用。
十一忌老。所谓“老”,指的是语言老调调,办法老套套,形式老框框。这样的文章面孔大同小异,语言上下雷同,没有任何新意,面目可憎,味同嚼蜡。
十二忌长。写文章不是非短不可,但绝不能堆砌辞藻、废话连篇,或是有意无意地将文章添枝加叶、短话长说,弄成“懒婆娘的裹脚布”。这样的文章,有数量没质量,有长度没力度,有厚度没深度,写来浪费笔墨,读则浪费时间。
相关热词搜索: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