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三个务必”引领党作风建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以“三个务必”引领党作风建设,供大家参考。

党课:以“三个务必”引领党作风建设

同志们:

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74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在这关键时刻,他提出了“两个务必”。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的鲜明标识,广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三个务必”,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思想纯洁

思想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一)不忘为民之心。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追求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的根本立场一以贯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和主人翁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强化党员意识。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员只有具备党员意识,明确身为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要强化党员标准意识,确保政治坚定。强化党员的标准意识,就是要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自己的入党誓言,不忘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始终保持与党的命运紧紧相依、同心同德的神圣情感,始终保持为党的事业倾心倾力、奋斗不息的自觉意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强化党员宗旨意识,确保本色不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价值所在。守初心,就是要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自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要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紧紧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提高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三要强化党员表率意识,确保标杆永立。党的先进性要靠千千万万“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再前行”党员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践行先锋队要求,就是要走在时代前列。思想政治方面,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作表率;
工作标准方面,在忠诚履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作表率;
日常要求方面,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上作表率。

(三)增强历史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担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了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的工作更多、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要完成使命任务,必须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担负着发展富民的重任,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那样,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扑在为民服务的事业上。要以敢闯敢拼的胆识、一往无前的决心、大胆探索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竭尽全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工作顺利时不能得意忘形,遇到困难时不能灰心丧气,要把准政治方向,锤炼坚强意志,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保持优良传统

自党诞生之日起,艰苦奋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是党创业所必需的精神力量,是衡量党员干部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要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一)思想上不怕吃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经过充分的思想淬炼,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思想淬炼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理论武装的过程。加强理论武装,就是要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信仰转化为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最崇高的人生追求。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要清醒地看到客观存在的严峻现实,时时处处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要加强理论武装,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将理论转化为指导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二)工作上甘于吃苦。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奋斗的哲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我们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神圣使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实现远大理想与做好当前工作统一起来,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统一起来,自觉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各级党组织要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把困难当财富、把吃苦当收获,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大风大浪中磨砺品质、强壮筋骨。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闯新路、创新业,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开辟干事创业的新天地。

(三)作风上敢于吃苦。培养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作风离不开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改造到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经常想想参加工作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等问题,安于清贫、敢于吃苦,不贪不占不攀比,自觉摒弃艰苦奋斗“过时了”、艰苦奋斗是“小事情”等错误观念,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从而使艰苦奋斗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秉持昂扬斗志

实践充分证明,良好的精神状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中至关重要。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仅要具备敢于斗争的风骨和胆魄,还要提升善于斗争的智慧和能力。

(一)坚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全体共产党员的政治底色。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敢不敢斗争、能不能斗争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检验,切实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把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方向。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最本质的是要把握好敢于斗争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新时代伟大斗争是指向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斗争,是实现新的历史创造、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作出新的历史贡献的斗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斗争,是有所区分的,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斗争方法;
是有明确目标的,是为了防范风险、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
是有崇高要求的,指向的是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

(三)明确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策略。斗争是“斗”与“争”在矛盾运动中的辩证统一。“斗”是不畏艰难、不惧风险,“争”是扭转局面、转危为安。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矛盾与问题时,面对矛盾与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发展阶段时,都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和斗争手段。要熟悉斗争规律,在洞悉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发展大局和大势,科学预判潜在风险和挑战,精准研判斗争进程和时机;
要掌握斗争方法,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斗争方式,坚持时、效、度相结合的斗争方法。既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又要善于把握斗争的时机、节奏、分寸、火候,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以灵活机动的斗争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四)凝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力量。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凝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磅礴伟力。要始终保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底气,让斗争精神在接续奋斗中完善、在砥砺拼搏中发展、在战胜挫折中升华。必须坚持和加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昂扬的斗争风貌。要凝聚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斗力。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将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