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联融合”党建工作机制,引领城乡协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福州市晋安区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本地实际,聚焦北峰山区建设发展,大力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努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城乡协调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加强组织联结,密切城乡互动。以“近邻”党建为抓手,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有效对接、联动,形成山区与平原密切互动、要素交融的生动局面。一是组织联建结对子。摸清找准城乡结对、共建互促的需求点,综合考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产业相近等因素,安排平原街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党组织,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与北峰山区农村党组织结成稳定的互帮互助共建对子,明确每年开展“走亲串门”活动不少于两次。从健全制度入手,督促联建的农村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规范党组织运行。将城区先进理念方法和规章制度“嫁接”到农村,帮助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联盟、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多项工作制度。二是活动联办促规范。深入开展支部“达标创星”活动,采取领导挂点“包”、机关单位“带”、先进组织“帮”等途径,全面推进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的整顿提升。开展“城乡融合、互联互动”系列主题活动,发动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3万多名党员走进北峰山区,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助困助学、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发展慢等问题,为引领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人才联育强支撑。先后选派1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北峰乡镇锻炼,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聘100余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务工作者到乡村一线从事党务、村务工作,全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三农”工作队伍。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主题党日、远程教育等方式,带动村里党员干部及时“充电”,准确掌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升他们理解政策、找准产业的能力。组建省市科技特派员队伍,邀请高校单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民身边,常态化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和推广服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突出要素整合,盘活城乡资源。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在城乡各类资源要素之间架设起合作共享的桥梁,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一是平台载体联用。在山区,修缮提升八·一七革命纪念馆、降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为城区党员提供红色教育资源。在城区,采取“党组织牵头+公益服务+农户参与”的方式,打造“助农在新店”“北峰农夫市集”等公益助农平台,建设乡村振兴体验馆,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北峰特色农产品、乡村游直播推介活动,累计帮助农户销售优质农产品达1000多万元。发挥福州火车北站“八闽第一站”平台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定期开展“周游晋安”“乡约北峰”全域旅游品牌推广等活动,助推晋安区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二是特色产业联促。积极探索“支部+产业协会+合作社”“支部+龙头公司+家庭农场”等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的传帮带作用,推动农村土地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转移聚集,实现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组建村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旅游服务公司,培育了日溪脐橙、龙晶葡萄、鹅鼻萝卜等一批特色产业,有力提升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创新“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村企合作模式,由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推动北峰山区21个村与广电网络公司合作共建北峰广电网络系统,既解决了山区群众收看有线电视难的问题,也为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开辟了一条稳定增收渠道。三是乡村治理联抓。大力倡导农村党员干好本职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完成组织事,做到“五事争先”。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法律进乡村”“巡回法庭进山区”等活动,有力增强了农村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利用农民广场、凉亭等搭建乡村剧场,紧扣时事热点,编排传统闽剧,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营造政通人和的乡村环境。积极动员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农村公路建管护运,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路域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让农村路成为致富路、产业路、旅游路。

深化多元共治,激发城乡活力。着眼打造北峰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不断提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协同性、整体性、长远性。一是建强组织堡垒。聚焦北峰山区集体经济和组织建设双薄弱村,先后从区直机关党组织择优选派46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蹲点、驻村任职或担任乡村振兴党建指导员,落实派出单位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安排所派驻村党员干部参加区直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帮助所派驻村培养发展青年党员、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大力培育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源头活水。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安排辖区非公企业与北峰山区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开展“企村联建”活动,从爱心企业家、离退休领导干部中招募“名誉村主任”,帮助乡村对接资源、吸引人气。授予北峰山区多家农家乐、民宿餐馆、休闲农业企业“党员民心驿站”荣誉;
聚焦鼓岭等重点旅游区域,先后授牌7家“党员诚信山庄”、15家“共产党员经营示范户”、10家“党组织推荐放心店”,以“党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振兴一线。三是共享发展红利。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试点,探索政府扶持、本地国企先期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1+X+N”(1为经合社、X为总包方、N为社会资本)产业发展模式,将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农民增收的家底。以推进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工作为契机,探索实施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实现“人人有股、贡献加股、多投多分、遵规多得、违规少得”,让资源变资产、農民变股东,有效推动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短短3年间,寿山乡九峰村从一个仅剩几十名老弱妇孺、经济乏力的“空心村”,变成一个城里人热衷打卡、乡村旅游产业兴旺的“网红村”。

晋安区创新实施“六联融合”党建工作机制的实践,为推动新时代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党建引领是核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找准切入点、抓实结合点、寻求发力点,积极贡献力量,主动担当作为。晋安区结合城乡发展实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优化以党建引领城乡发展的资源全域配置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二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汇聚人才是关键。乡村能否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乡村能否吸引人、留住人。晋安区坚持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的方针,一方面,做好完善激励机制的“加法”,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
另一方面,做好深化基层减负的“减法”,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田间地头、抓好产业发展,努力培养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一批为民担当、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三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发展是重点。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晋安区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牛鼻子”,大力实施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鼓励引导村民以土地折价入股和现金入股形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农民变股民的改革之路;
发挥城乡接合的优势,盘活农村闲置土地、闲置农房,积极推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把村里长期“沉睡”的山、水、林、湖、田等资源“唤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特色民宿、户外体验、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逐步建立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城乡协调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执笔:钟兴生、林芝)

(责任编辑:陈蓉)

猜你喜欢城乡党组织农村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党员生活(2021年8期)2021-08-31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党员生活(2017年4期)2017-04-26《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新农村(2016年9期)2016-07-11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中外书摘(2016年6期)2016-06-30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农家书屋(2016年8期)2016-05-14“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党员生活(2016年4期)2016-04-11《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新农村(2015年19期)2016-03-12浅谈如何激发医院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新农村 新一辈艺术评鉴(2014年22期)2015-01-17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6期)2004-04-20 相关热词搜索: